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切勿传播。
海量公文尽在www.mishuwenku.com(秘书文库)
扫描关注公文家园公众号
公文写作中对仗句和四六句
曾经有一段时间,排比对仗、四六句的标题十分流行,很多的文章,包括一些领导讲话、权威报刊的理论文章,文内一级标题不管相隔多远,主语谓语宾语、名词动词形容词,语式甚至字数都是对应的。
比如,“领导重视是做好信息工作的首要条件;整合资源是做好信息工作的重要基础;传导压力是做好信息工作的有效举措”,又或者“着力改善民生、解决突出问题,立足防患未然、注重源头治理,坚持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 等等,规规矩矩,板板正正。
尤其在领导文稿写作领域,还有不少人认为四六句造不好,就是写领导文稿的水平还不到家。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为四六句绞尽脑汁、索尽枯肠的时候。
四六句是对群众语言的概括和提炼,更加贴近基层和群众,有时候,几句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切中主旨的四六句,就是一声冲锋的号角,一篇醒世的宣言,一面率众的旗帜。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革开放,振兴中华” 等。
但是,在领导文稿中,过分追求四六句的形式美,会限制思想的充分表达与发挥,会露出做作、小气的痕迹,甚至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沾上机械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恶习。八股遗风的一个表征,就是我们在作文时过分看重对仗工整的四六句。
显然,过分追求形式,必然伤其内容。整齐划一的形式美,展示的是一种缺乏生机的暮气,是扼杀创造灵感和思想解放的枷锁。极度追求四六句的工整写法,不是以内容的需要来摆布文字,而是以文字上下前后工整的需要来裁剪内容,合之则留,不合则去,结果思想得不到伸展,观点得不到阐述,统统被割裂得七零八落。
这种文章给读者留下的只是一个刻意雕琢的词句框架,很难留下深刻的思想启迪。“白猫黑猫” ,“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同志拿最土的话来说明最深刻的道理。简朴、明快、透彻,这其实本身就是一种文采。
对四六句,石头说了它许多的坏处,事实上,正如头上别一朵花是别致, 头上插满花那就成了杂草堆,坏的本身不是四六句,而在于把它用得多了一点、滥了一些,渐成风气,便成了病态。
说来说去,目的只有一个,从非此即彼的思维误区中走出来。对反对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