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用好基层治理的“三种思维”
发布时间:2024-12-02 13:38:54 浏览次数:296次
免费试读
申论范文:用好基层治理的“三种思维”
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D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基层D员干部要用好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精细思维,把基层治理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
以系统思维促D建领治,激发基层治理“强引擎”。基层治理千头万绪,而D的基层组织是D全部工作的基础,只有全面加强D的建设,不断强化“统筹”“并重”“兼顾”的系统思维,切实将基层治理的“多条线”收拢聚集到基层D建“一股绳”,基层治理才能“行稳致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基层D组织“主心骨”作用,不断增强D对基层治理的掌控力、统筹力、推动力,实现资源力量统筹使用、治理工作统筹推进,将D的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确保D的政策转化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行“D建+”模式,加快探索D建与治理深度融合的多元途径,把D组织、D小组有效嵌入到各级基层单位、各个行业、各类领域之中,不断放大D建工作载体“强磁场”效应,以D建引领“一子落”赢得基层治理“满盘棋”。
以底线思维促民生优治,铸牢基层治理“硬底板”。基层治理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来不得丝毫懈怠与闪失。要守牢安全稳定底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全力整治露头隐患,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构建“最多跑一次”“服务零距离”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温馨提示:VIP用户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开通会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