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热门搜索:组织生活会讲话汇报述职总结
县地灾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发布时间:2024-08-16 19:42:46        浏览次数:312次
免费试读

县地灾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今年以来,我县秉持防范胜于救灾两个至上理念,紧紧围绕隐患排查、宣传培训、监测预警、应急演练、项目治理等方面精准发力,积极探索志愿服务与地灾防治的融合路径,形成了地灾防治宣传七进经验,实现了首例成功避险,为全县地灾防治工作织密安全网。

一是措施落实到位,守好防灾主阵地。一是零死角隐患排查。建立地勘专家+技术队伍+镇村干部+基层群众四级联动的隐患排查体系,将隐患排查贯穿于汛期始终,利用百名地灾防治工作者、百名青年志愿者、千名驻村干部以及万名农村群众全覆盖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工作,积极打造双百千万地灾防治力量,开展隐患排查860余次,确定新增隐患点10处,实现地灾防治关口最大限度前移。二是全方位监测预警。坚持群测群防、人技结合,全县44处隐患点落实专职监测人44人,编制防灾预案44份,发放明白卡242份,隐患告知率、预案覆盖率达到100%。因预警及时,7月26日观音村1户5人实现成功避险,也是今年首例成功避险案例。三是实景式应急演练。按照预案到点、演练到人的要求,组织开展隐患点应急演练45次,参演人次约2800人。其中,我县率先在全市开展了地质灾害夜间暨三断应急演练,演练充分发挥了青年志愿者在地灾防治中的生力军作用,是绵阳市首次夜间和特殊情景下的演练,演练全程录制视频,为全市乃至全省同类型演练提供了参考价值和示范模板。

二是宣传培训到位,当好防灾明白人。一是组建模范先锋队。成立地勘专家+党员+青年的宣讲队,强化专业引领、模范带头、志愿服务作用,深入学校、企业和在建工程等重点区域开展巡回宣讲和视频播放,累计开展地灾宣传培训35场次,培训人数2500余人,视频播放200余次。二是创新宣讲接地气。通过录制四川话版防灾音频、拍摄演练视频、发放宣传图画、专题会议培训等,打造土洋结合的宣传手段,让地灾宣传更加多样、更接地气,并报送图文、视频等地灾宣传信息1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三是探索经验广宣传。探索出地灾防治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进在建工程的七进经验,并在全省全市广泛推广。

三是体系建设到位,筑牢防灾安全墙。一是活政策促进搬迁。基于全县地质灾害规模小,点多面广的县域实际,大力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2017年以来,已实施避险搬迁1395户,兑付补助资金4882.5万元。二是争资金强化治理。自去年8月11日起,我县争取中央、省级资金共计2505万元,统筹县级资金940万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治理工程项目16处,正在实施项目9处,通过搬治结合,今年已消除隐患点23处。三是智慧化专业监测。依托县政府拨款3450万元,积极打造自然资源、交通、水利智慧监管平台,推动各行


(温馨提示:VIP用户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 微信登录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非会员,请先注册
友情链接
微信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完成支付

微信登录

账号、密码请于页面右侧进行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