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能上能下”激励“担当作为”
发布时间:2023-01-24 15:55:21 浏览次数:466次
免费试读
研讨发言:“能上能下”激励“担当作为”
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新修订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鲜明亮出了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树立起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上”“下”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要以“上”的动力和“下”的压力激励担当作为。而如何有效贯彻落实《规定》的政策目标,是我们面前必须答好的“考题”。笔者认为,要为干部立标准、转思想、优管理,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无位、让“再上者”有为,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才是题中之义。
立标准,用好“能上”的“硬标尺”,让“有为者”有位。无规矩,不以成方圆。干部能上能下,绝不是凭借个人喜好、关系远近来评价,一定要有一把科学、客观、公正的“硬标尺”。《规定》明确指出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要坚持事业为上、人事相宜,树立了“能上”的标准原则,所以,各地区要绷直“纪律要求”,绝不能在干部“能上”这个问题上掺杂个人喜好,而是要将评价干部的“镜头”聚焦到攻坚克难一线、乡村振兴一线、急难险重一线,把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作为重要条件,依据工作实绩来论能庸、识优劣、辨高低,切实做到全方位、立体式掌握干部政治表现。其次要拓宽“测量”覆盖面,将评判延伸至“八
(温馨提示:VIP用户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开通会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