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热门搜索:组织生活会讲话汇报述职总结
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2-06-01 21:03:27        浏览次数:473次
免费试读

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近年来,xxxx县创新探索农村公共服务“微治理”体系,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积极推行“一员多用、多员合一、一网一员”的“村务员”治理模式,通过精细化管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梗阻”问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一、设立“村务员”破解乡村治理低效难题

xx县地处xx东南部,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腹,总面积xx平方公里,总人口xx万人,是xx第一个“摘帽”的“国贫县”。由于xx县处在深山林区,人口居住分散,村级事务管理难度大。以前,本地居民和贫困群众会担当生态护林员、农村(河道)保洁员、公路养护员、交通劝导员、安全生产监管员等公益性岗位,来协助管理村务,每月补贴xx元至xx元不等。虽然这样的分工表面上看起来“守土有责”,不过“公路养护员把垃圾扫到河道”“嫌待遇低不上心”“遇事推诿扯皮”等情况仍有发生,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不大、基层治理效率低的问题依旧存在。

为了解决过去“一人一岗”存在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责不清、待遇偏低、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20xx年,xx县出台了《xx县村级公益性岗位整合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村(社区)总人口xx‰的比例设立“村务员”,遵循“经费不减、人员精简”的原则,将“多员”合一,力求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相关整合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构建部门指导,乡镇统筹,村级落实的工作管理机制。首先,xx县将生态护林员、公路养护员、交通劝导员等公益性岗位的管理权限下放到乡镇,由乡镇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将辖区内行政村分为若干片区,每个村划为若干区域,实行农村公益服务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


(温馨提示:VIP用户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 微信登录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非会员,请先注册
友情链接
微信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完成支付

微信登录

账号、密码请于页面右侧进行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