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热门搜索:组织生活会讲话汇报述职总结
第156期 各类培训心得体会专辑(5万字)
发布时间:2019-12-13 08:40:18        浏览次数:821次
免费试读

心中有信仰 肩上有担当 脚下有力量

——赴延安培训考察体会

哈尔滨市南岗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王毓琢

 

延安处处是课堂“笔记本+小马扎”是标配,树荫下、操场上,时时聚集着成片的学员在听讲,这里的一山一水无不镌刻着历史的丰碑,一屋一舍无不凝聚着信仰的力量,一景一物无不闪烁着党性的光芒。我们一路学习,一路感慨,一路深思,穿越历史追问、唤醒红色基因、担负历史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穿越历史追问,我们从哪里来?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我们要汲取延安精 神的时代价值,就是要穿越那段苦难而辉煌的岁月,带着“历史之问、时代之问、党性之问”来探寻伟大的延安精神。一问,延安精神的“源泉”在哪里?就在于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上。二问, 延安精神的“根本”在哪里?就在于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先进性上。三问,延安精神的“基础”在哪里?就在于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四问,延安精神的“动


 

”在哪里?就在于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中所形成的巨大政治优势里。五问,延安精神的“灵魂”在哪里?就在于科学的思想理论、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价值追求、优秀的政治品格、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向上的精神风貌。

产生于过去的现在,孕育着伟大的未来。回答清楚这些问题,也就明白了“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弄清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那就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形成我们自己的理论, 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确立我们自己的制度,开辟我们自己的道路, 走出我们的坚定,走出我们的自信,一直走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那一天,并还要继续走下去。

——让红色基因觉醒,让信仰种子发芽。 延安精神不仅是共产党人担当使命的薪火相传,也是中华儿女自发形成的良性自觉。我们自开蒙之日,就知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我们的血液里天然就流淌着红色基因,心底里自始就 埋藏着信仰的种子。此次延安之行,与其说是“追寻”,不如说是 “回归”。当年,一批又一批爱国青年秉承着“打断骨头连着筋, 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的革命信念,在延安的崎岖道路上形成了一道独特而又靓丽的风景线;如今, 数以万计的党员干部、企业员工、高校学子从祖国各地奔赴延安,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短短几天,我们竟然在这里偶遇了自己的亲属、儿时的玩伴、曾经的同事、大学的同窗,在一处处革命旧址前完成了一次次欣喜又激动的大会师。原来我也在其中,原来你也在这里,


 

确认过眼神,我们都是有共同信仰的人。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不说“去延安”,而是说“回延安”,因为我们原本就属于这里啊!

我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厚厚的留言薄上,翻到了老领导的留言: 愿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愿延安精神结出丰硕成果。我提笔写下: 愿做信仰的种子,愿做复兴路上的燎原星火。这样的“超时空”对话,也许就是精神的延续、信仰的传承吧。毛泽东说,“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在延安,我们找到了这种精神;黑格尔说,“信仰是完全属于一个人内在的确定性,就是完全自觉自愿、不讲条件的相”,在延安,我们也找到了这种信仰,它是头可断、血可流,就是主义不能丢;它是苦也不说苦,累也不觉累;它是真理的味道有点甜;它是面对生我养我的人民,发自内心的那句:我愿意为你!

此时,红色的基因正在奔腾着蓬勃的生机,信仰的种子已经爆发出强大的张力,不论压力有多重、阻力有多大,我们都会破土而出、向下扎根、向上拔节,历经风雨,长成参天大树,聚成广袤森林,成为支撑起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不在于现场流多少泪,而在于岗位受多少累!无论是延安行,还是抗联路;无论从杨靖宇、赵尚志到赵一曼,还是从凤凰山、宝塔山到清凉山,我们的心灵无时无刻不被震撼着、敲打着、撞击着,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感慨着、感悟着。几乎所有


(温馨提示:VIP用户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 微信登录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非会员,请先注册
友情链接
微信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完成支付

微信登录

账号、密码请于页面右侧进行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