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热门搜索:组织生活会讲话汇报述职总结
写作技巧307. 文稿核准校对的“16字”方针
发布时间:2021-10-15 10:32:13        浏览次数:713次
免费试读

 文稿核准校对的“16字”方针

核文把关是提高办文质量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党政机关的公文,事关工作的全局,一个提法不准,一个数字有误,一两个错别字,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因此,办文的过程一定要慎之又慎。作为办文人员,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责任,以很强的使命感,尽心尽职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提高核文把关能力。 

在核文把关的内容上要做到“六看” 

提法准不准 

在公文中往往会有一些新的提法、新的观点、新的表述,一定要关注这些新的提法是否稳妥准确,有没有什么负面影响。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一看这些提法有没有什么出处,与党和国家的文件、上级领导同志的讲话和指示、中央媒体的重要社论、有关的政策规定是否一致。 

文字通不通 

由于受理论素养、知识积累、认识问题角度等方面的制约,起草的公文出现文字不通不顺、疙疙瘩瘩的情况,不奇怪,也不少见。办文人员对审核文字应有独特的视角,能够发现这样一些问题:主题思想表述清楚了没有,公文要表达什么意思,能不能让人看得明白;有没有明显的语法错误和错别字,应注意避免使用那些生僻的、自造的、不够规范的词句和表述;有没有容易产生歧义的表述;有没有重复交叉、前后矛盾的地方。 

数字实不实 

在机关的公文中,经常要涉及一些具体数据,这些数字往往关系到政策规定的制定依据,工作部署的量化指标,典型事例的可信证明。数字不实不准,直接影响到整个公文的权威性、准确性。所以我们不能轻视对公文中数据的审核。①防止数字用得不准。比如同一数据前后不一致,合计数字与分项数字不符,主件的数字与附件的数字不同,等等。②慎用、少用或不用绝对化的概括。比如“达到100%”“全部”“无一例外”“没有一人”等等。③防止公文数字


(温馨提示:VIP用户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 微信登录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非会员,请先注册
友情链接
微信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完成支付

微信登录

账号、密码请于页面右侧进行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