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热门搜索:组织生活会讲话汇报述职总结
写作技巧303.写作的底层逻辑
发布时间:2021-10-08 12:27:56        浏览次数:706次
免费试读

写作的底层逻辑

写作,其根本是作者思维的表达、意思的表达。通俗地说,就是把你想表达的意思,通过文字和书面语言写出来。 

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往往决定写作水平。 

一篇好的文章,语言文字不仅要精炼优美,而且要体现作者较高的思维水平,也就是思想。 

一般来讲,公文写作中常用到的思维有系统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 

第一,系统思维和逻辑思维  

系统思维是综合性的战略思维,主要解决立意构思和整体布局问题。这里,可理解为解决文章“块”与“块”、“面”与“面”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写工作总结,大部分情况下遵循“工作成绩——存在问题——下步思路”的框架布局。 

又如,某项专题会议要部署重点工作,领导讲话一定是“分析形势任务和重大意义——提出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强调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的框架布局。 

这些“块”状布局,就是系统思维的体现。 

逻辑思维则是技术性和战术性思维,主要解决词句、段落、章节等层面的匹配问题。 

这里,可理解为解决文章“条”与“条”、“点”与“点”的问题。  

说白了,就是解决“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常用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举纲张目、条分缕析、顺“理”成“章”的目的。 

还有,日常行文中的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的内部结构设计,都可以达到这种目的。 


(温馨提示:VIP用户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 微信登录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非会员,请先注册
友情链接
微信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完成支付

微信登录

账号、密码请于页面右侧进行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