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热门搜索:组织生活会讲话汇报述职总结
怎样用思想性给材料“提神”
发布时间:2021-10-05 17:37:42        浏览次数:681次
免费试读

怎样用思想性给材料“提神”

提高文字材料的思想性不是“四六句子”的生硬拼凑,不是排比对偶的过多运用,不是大小标题的平仄对仗。它是对事物的透彻分析,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对道理的深刻阐述,对观点的精练概括,是从事物本身挖掘出的真知灼见。评价一个材料好不好,最核心的就是有没有思想。那么,怎样用思想性给材料“提神”呢? 

把本质的东西揭示出来 

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把精粹的东西写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震动和警醒。话不在多,但要切中要害。一份材料,有几处甚至一处闪光的东西,就足以使全文生辉。 

比如,李瑞环同志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有些同志沾染了一些很坏的风气,他们习惯于坐在屋子里,豪言壮语,气吞山河,听起来似乎决心很大,道理很多,但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嘴行千里,屁股在屋里。高谈使他们浪费了很多时间,阔论使他们耽误了许多事情……他们不当运动员,只当裁判员,只吹哨不上场,谁“进球”吹谁“犯规”;你在前边干,他在旁边看,干好了他说“早该如此”,干错了他说“意料之中”。他们涣散了别人的斗志,污染了周围的空气…… 

这段话看似随口说出,实则思想深刻、入木三分:以“行千里”和“在屋里”的反差,一语道出官僚主义者只说不做的本质;以“运动员”和“裁判员”构成对比,刻画其好逸恶劳、沽名钓誉的面目;以“进球”判人“犯规”表现其妒贤嫉能的阴暗心理;以“前边干”与“旁边看”、“早该如此”与“意料之中”揭示其缺乏工作热情、袖手旁观、极不负责的恶劣态度。


(温馨提示:VIP用户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 微信登录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非会员,请先注册
友情链接
微信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完成支付

微信登录

账号、密码请于页面右侧进行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