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热门搜索:组织生活会讲话汇报述职总结
公文技巧254.写材料不要有这些坏习惯
发布时间:2021-08-22 10:32:19        浏览次数:562次
免费试读

公文老师傅:写材料不要有这些坏习惯

不要写坏手!这是当年一位“材料界”前辈对我的告诫。现在,我也常用这句话来提醒身边的年轻同行。 

第一次听到“写坏手”这个说法的时候,我有些纳闷,也有些不以为然——写得不好、不对、不合适、不到位、不能用,改过来不就行了吗?大不了另起炉灶、从头再来,怎么就把手给写“坏”了呢? 

慢慢地,我终于体会到:所谓“写坏手”,并不是因为写作任务太重、文章写得太多,把自己的手给“累坏了”,而是因为在写作过程中自我要求不高不严,把自己的手给“惯坏了”。 

具体来说,主要是养成了这样一些坏习惯、坏毛病: 

一是习惯于当“文抄公”,手越来越懒。写文章,无论是抄别人的佳作,还是抄自己的旧作,都是为了偷懒。可有的人却不这么看,他们把抄别人的看作是“资源共享”,把抄自己的看作是“重复利用”,觉得“抄得巧就是真本事,看不出就是高水平”,不管写什么文章,先上网搜索一番,然后用剪切、复制+粘贴的手法加以克隆,久而久之,形成了网络依赖症,生产出来的都是“山寨版”稿子,甚至因为抄得太急、抄得兴起、抄得顺手,不时出现连网页格式都不改、人名地名都照抄的低级错误。 

二是习惯于死守套路,手越来越僵。当年程咬金上阵杀敌有“三板斧”,而今写手们提笔行文有“三段论”,无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无论拟通知、作总结、写报告,都有固定模式可套,都能以不变应万变,八股文的高手见了都汗颜。长此以往,“模式”成了“模子”,“套路”成了“套子”,思维被禁锢了,手也被束缚了,变得机械而僵硬。 

三是习惯于堆砌文字,手越来越松。节约是一种美德,我们需要节约的,不仅是金钱、时间和资源,也包括文字。从节俭文字、节省笔墨、节约读者的时间出发,写文章还是手紧一些更好。但有的人习惯于铺排文字,似乎长度不够就不过瘾,就显不出水平。如果有内容、有干货,文章篇幅长一些是必要的,可有的人明明脑子里没有什么东西,硬要大写特写,甚至“米不够,水来凑”,故意把干饭熬成稀饭,把短文拉成长文,本来三言两语、直截了当就能说清楚的事情,偏要绕来绕去、絮絮叨叨、没完没了。文章越短越难写,长篇大论是相对容易的,


(温馨提示:VIP用户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 微信登录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非会员,请先注册
友情链接
微信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完成支付

微信登录

账号、密码请于页面右侧进行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