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汇编278篇
目 录
10.“铁肩膀”扛起“铁担当”
12.“雪枫史馆”焕发新颜
15.“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
22.1929:党指挥枪铸军魂
23.1934:红军不怕远征难
25.1949年10月1日,游行群众:见不到主席,我们不走!
26.艾思奇:诚心诚意做学问
28.爱民模范——欧阳海
29.安业民:不顾烧伤顽强作战
33.白求恩战胜传染病肺结核
34.板家窝伏击克敌
35.便衣神探梁学章
36.蔡廷锴:尺地寸草皆不可弃
40.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42.陈振亚:矢志不渝献身革命
45.初绘中国现代化蓝图
48.从家书看邓颖超的人性光辉
49.从五湖四海到聚天下英才
50.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
52.党史视角的“伟大工程”
53.邓大姐参加我们的婚礼
55.邓小平如何办好《红星报》
58.邓演达宋庆龄平息骚乱
60.东江北去
62.范文澜在河南投身抗战
63.父辈的荣光
69.革命屯里的动人故事
72.官同生:真心英雄不怕牺牲
76.红军传单,用生命守护
77.红色家书映照初心使命
80.淮海战役中的道路抢修工作
83.江祥凤:足智多谋孤胆英雄
87.焦裕禄如何做群众工作
88.接管古都
89.救火英雄:向秀丽
99.李聚奎:一辈子为信仰奋斗
100.李良:无私无畏严守机密
102.李硕勋烈士纪念亭:英烈忠骨永流芳
103.李天佑:戎马一生矢志不渝
105.李延年:荣誉属于所有烈士
106.李永强:与海为伴精神永存
107.李振亚:血染红棉映丹心
108.李忠贵:舍身扑向引爆手榴弹的罪犯
110.梁士英:舍身炸敌堡英名永流传
111.梁兴初找“精神食粮”
113.林树芹:革命青年洒热血
114.刘伯承:意志如钢的“军神”
115.刘伯承长征巧用“五行术”
117.刘仁堪以鲜血和生命践行入党誓言
118.刘瑞龙:生死寻常事
120.刘少奇敌后办学记
121.刘世让:郧西游击“神枪手”
122.刘亚楼:组建成立空军付出特别心血
123.刘英俊:勇拦惊马救儿童的好战士
124.刘愿庵:为劳苦大众献身
126.卢伟朝:用生命护一方平安
127.路秀峰:勇敢搏斗精神长存
128.罗荣桓:入党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130.罗志:积极投身抗日救亡
131.骆春伟:一腔热血断烈火
134.毛泽东:打仗历来离不开调查研究
135.毛泽东:将敢斗争善斗争充分结合
137.毛泽东如何巧妙运用战机
139.毛泽东诗词中的赤橙黄绿
141.毛泽东诗词中的阴晴圆缺
142.毛泽东为何说”我可以当卫生部长”
143.毛泽东为何在新中国前总结党的经验
144.毛泽东与《资治通鉴》
145.弥足珍贵的标语和红布幛
146.木排根据地:歃血结盟的抗日大本营
147.穆青:为革命事业洒尽最后一滴血
150.潘汉年:中共隐蔽战线的杰出代表
151.彭德怀:永葆“勇敢农民”的本色
153.彭真:城市规划考虑长远
154.七一六团歼敌滑石片
155.恰同学少年: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
157.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
158.邱少云:烈火真金铸英雄
159.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
160.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
161.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
163.三位开国将军的家风故事
164.上甘岭战役:将敌人打回谈判桌前
165.上甘岭战役功臣蒋诚:歼敌四百余人
166.上将李达的风范
167.上将许世友的家风
168.少年英雄:赖宁
172.苏宁:用鲜血和生命为祖国服务
173.邰忠利:纵身一跃感天地
174.谭明新:浴血奋战为革命
175.探访“毛泽东小道”
177.特区忠诚卫士:符永友
178.铁面无私黄克诚
179.同样悲壮的刑场婚礼
183.王贵君:无惧生死的模范英雄
184.王海萍:驰骋沙场显英豪
186.王杰:舍命扑向炸药包的英雄
187.王庆平:谱写一曲英雄壮歌
188.王文明故里:沧桑历尽薪火传
189.王文宇:战功赫赫真英雄
190.王孝和:无所畏惧的工人阶级代表
192.为解放华北和全中国奠定了胜利基础——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
193.为人民服务:从提出到写入党章
195.渭华起义时一张特殊的“全家福”
196.温克明:英雄形象永存延庆山水间
199.吴书:积极工作赤诚卫国
200.吴用智:为民平安拼尽全力
201.伍先华:抱着炸药包冲向火海的英雄
202.武士敏:大义凛然抒写爱国气节
203.夏北浩:机务战线的模范标兵
204.现存最早的入党誓词
205.湘江永远铭记英雄儿女
206.萧楚女:三赴重庆的革命先锋
208.谢觉哉:正党风要“硬起颈骨来”
210.新四军四支队在蒋家河口取得首胜
211.新四军在战火中凝聚了伟大铁军精神
212.新中国成立初期将帅让衔
213.新中国初期党如何领导军民反细菌战
214.新中国的第一根国产光纤
215.新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的“一件大事”
216.邢慧学:琼崖巾帼舞红缨
217.徐海东写信为家乡烈士正名
218.许家朋: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的英雄
220.许晓轩: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
221.薛剑强:仗剑疆场御侮图强
223.学到底——重温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24.延安如何纪念建军十周年
227.严明党的纪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重温朱德《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229.杨至成:解放军后勤工作的开拓者
231.叶运高:一生忠于革命事业的少将
232.一封抗战家书里的壮志豪情
233.英烈高波:身既陷囹圄当歌汉苏武
234.再读《菩萨蛮·黄鹤楼》
235.扎西会议:伟大转折后的新起点
236.詹大南跟随徐海东南征北战
237.战地办报:晋察冀根据地的新闻奇迹
239.张华:用生命诠释崇高宗旨
240.张杰明:誓死与歹徒搏斗的公安英模
242.张良:在烈焰海水中永生
244.张闻天: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
245.张叶良:65级台阶见证天地英雄气
246.张治中的选择
247.长征路上的独腿将军钟赤兵
248.长征路上的一个春节
249.长征路上父亲与奶奶的三次相遇
251.赵崇德:夜袭阳明堡的抗日英雄
252.赵尚志“冰趟子”伏击破敌
253.这块空间何以被称为“初心之地”——苏智良教授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演讲
254.郑忠华:舍己救人的抢险救援勇士
255.政治家周恩来的独特之处
257.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命名的
259.中国远征军抗日英烈——张琦
260.中央苏区开展卫生防疫运动
261.中原突围中的“空城计”
263.重温毛泽东关于艰苦奋斗的论述
266.周恩来:严守机密的光辉典范
267.周恩来东北求学
268.周恩来过春节
269.周建屏创建模范抗日根据地
270.周士第: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将领
271.周文宏:讨饭也要找到革命队伍
272.周学义率七七二团柏村反顽
273.朱彦夫:一心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
276.转战陕北锁定天下
278.左权:“太行浩气传千古”
“渤海走廊”:连接延安的红色生命线
昌邑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是连接胶东和内陆腹地之咽喉,自古就有“胶潍走廊”之称。抗日战争期间,党在山东昌邑、潍县、寿光三县北部开辟了东起胶莱河、西至寿光县东北部榆树园子村,主体为昌潍根据地、中心在昌北的“渤海走廊”,架起了胶东根据地、沂蒙根据地和延安往来的“红色生命线”。
“渤海走廊”形成的历史背景
全面抗战开始后,山东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发动武装斗争,加快各根据地建设,在齐鲁大地逐步创建了鲁中、胶东、清河等抗日根据地。在日伪顽的反复“扫荡”“蚕食”下,夹缝中生存的根据地相距较远、联系困难,还没有连成一片并且不巩固,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畅通的交通线,方便在军事上互相援助支持。同时,地处沂蒙山区的鲁中根据地,作为全省军事政治中心却相对封闭、地瘠人贫,位于延安的党中央、边区政府和军队在那个时期经费也异常紧张,而胶东地区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特别是山东招远是当时全国黄金的主产区,登、莱两州黄金产量更是占全国总产量的89%,胶东地区的财力、物资恰是省委和党中央所急需的战略资源,建立秘密输送渠道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中共山东省委决定,尽快打通“渤海走廊”,畅通胶东与鲁中、清河之间的联系。此后,在清河、胶东区委和山东分局关注支持下,随着党政军建设的加强,“渤海走廊”逐渐建立起来。
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