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热门搜索:组织生活会讲话汇报述职总结
第103期人才工作相关材料汇编(15篇、6万字)
发布时间:2019-12-06 11:04:13        浏览次数:782次
免费试读

 

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

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0

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1

全市人才工作总结 28

科局人才工作总结 33

乡镇人才工作总结 42

高层次人才认定方案 46

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 51

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方案 62

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1 68

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2 75

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3 82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实施意见 1 94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实施意见 2 103

正向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实施办法 109


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过去的一年,全市人才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具体表现在 三个方面:一是亮点突出。特别是出台《人才新政七条》,产生了积 极效应,得到了省委领导的高度肯定。二是围绕做好“钒钛、阳光” 两篇文章集聚了人才。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引进了一批高层次和紧缺 专业人才,培养了一批本土人才。三是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 的方式提升了干部人才能力。组织市党政代表团赴发达地区考察学 习,派出一批干部赴中央国家机关、央企和省级机关、发达地区挂职 锻炼。从三个多月的情况来看,赴外挂职干部学有所获、干有所成、 抓有成果、宣有成效。同时,我们从中央国家机关、知名企业请进来 31 名干部进行传帮带”,发挥了“鲶鱼效”。总的来看,过去 一年,全市人才工作有招数、有措施、有成效,值得充分肯定。

  2018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X 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 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推动全市 人才工作再上台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中心抓人才

国与国、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党的十九 大把人才强国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小康的七大战略之一,把人才摆在事 关民族振兴、国际竞争的战略位置,与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直接联系


 

起来,赋予了人才工作新的战略定位,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 方向。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X 化党和国家机构 改革的决定》,对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自觉 把人才工作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去审视,放在更好地服务“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去谋划,放在更好地落实省 “一二三四”战略谋划、市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中去推进和抓 好落实。

对照中央、省委的新部署新要求和 XX 发展需要,目前我市人才 工作存在三个突出问题: 一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短缺甚至匮乏。 钛、康养方面的专业人才不多,金融类人才难找,管理型人才、经济 类人才不足,有的干部能力不强,不会干事、不能干事, “推一下,

 

 

 

 

 

 

 

政策上,与成都等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缺乏竞争优势,需要 增强政策级差效应;在干事创业的环境上,还要进一步鲜明选人用人 导向,不转观念就换位置,不转作风就调岗位,不提能力就摘帽子。 最近,省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凝神聚力狠抓落实的通知》,我要求 市督查办优化目标考核办法,弱化发了多少文件、开了多少会议等过 程考核,把重点放在项目落实了多少、经济发展了多少、民生改善成 效如何等效果和结果考核上来,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切 实营造良好的干事环境。


 

二、坚持“招、借、培、用”,为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 XX 提供人才保障

第一是“招”,即招揽人才。一方面,要分领域、分层次开展宣 传解读,宣传好、落实好《人才新政七条》,增强在市外的知晓率、 影响力,充分发挥其招才引智作用;抓好政策落地和跟踪评估,发挥

好引领带动效应;实施差异化引才策略,注重把握区域经济发展形势 下的人才流向,充分发挥我市的钒钛、阳光等比较优势,重点面向东 北、西北等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招才引智。另一方面,要加强 事业招人力度,善于筑巢引凤,既筑好温暖的“巢穴”,又提供干事 的平台,让人才在 XX 能够大展其能;加大对已引进优秀人才的宣传 力度,大力宣传他们在 XX 干事创业的典型事迹,发挥好他们的示范、 引领和带动效应;强化服务保障,为人才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解决好住房、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待遇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峡谷意识”,不断提升干部人才工作的对外开放水平。去年,我们 在借才引智方面走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年要继续作为重点来抓,进一 步推进与名校、名院、名企和发达地区的合作,结合钒钛“五个一工 ”建设、五个“康养+”产业发展,对接争取中科院局级、处级干 部和高端人才到我市挂职,选派干部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上级单位、 大型企业学习锻炼、提升能力,积极推进与 XX 理工大学、XX 科技大 学、XX 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的人才交流合作,不断扩大 XX “朋友圈”,大力引进先进理念、高端技术和优秀人才。


 

第三是“培”,即培养现有人才。招人才、借人才的数量有限, 更重要的是抓好对现有人才的培养,持续推动转变观念、转变作风、 提升能力。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力 度。“走出去”方面,三月底四月初,市委、市政府将组织党政代表 团到 XX 考察学习,各县(区)也要行动起来。同时,要积极把有发 展前途的干部和人才送到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高校进行培训,探 索开展委托培养。“请进来”方面,要积极邀


(温馨提示:VIP用户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 微信登录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非会员,请先注册
友情链接
微信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完成支付

微信登录

账号、密码请于页面右侧进行切换